【人物名片】杨功流,我校83级校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项目负责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型号科研、预研、创新、基金、“973”课题等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申请专利十几项。
“我喜欢靠近大海的地方。那里,能听见船发出明亮沉稳的汽笛声;那里,能听见厚实有力的海浪声;那里,是我能实现梦想的地方。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
从做一名学生,到做一名科研人员,再到蜕变为一名导师,杨功流一路艰辛,一路求索,为了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为了追求心中的幸福,为了实现他心中那个蓝色的梦想。
从“四季如春”到“冰天雪地”:一次选择一生情
杨功流1967年出生在“四季如春”的福建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孩子,对东北天气特点和风土人情的了解完全来源于书本。在杨功流的心里,东北是个神秘又充满挑战的地方。高考填报志愿时,杨功流原本选择报考东北某重点大学的自动化专业,而在与班主任交换报考意见的时候,从老师的口中得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有着光荣的办学历史,从这里毕业的一批批学生大多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开启了从军报国的道路。杨功流被班主任老师的一席话所感染和激励,将报考志愿改成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1983年,16岁的杨功流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家乡万里之遥的北国冰城求学,初入校门的那一刻,杨功流用了“震撼”一词形容他对学校的最初印象,灰色的建筑群配上红檐碧瓦,楼宇间透着古朴、大气、内敛、庄重的气息。杨功流说:“踏入校园时,这里仿佛有一种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心底间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从那时起,我就坚信这里是一个适合做学问、搞科学研究的地方。”杨功流正是被这种磁力所牵引,在这里一呆就是7个年头。
初到东北,杨功流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普通话不过关。因为语言不通经常会引起一些误会,他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同学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他尽快过了“语言关”,同学们排起了值班表,轮流对这个班级年纪最小的“老疙瘩”进行课外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练习,杨功流的普通话水平越来越好。
东北的冬季,对于初来乍到的南方学生来说是一种考验。杨功流生活经验不足,在添置过冬的衣物和鞋帽方面,北方的同学给了他热情而真诚的帮助。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让初来北方的杨功流很快消除了对新环境的恐惧感、陌生感,更让他体会到这份真挚的同窗情。
杨功流在母校求学7年期间,很多老师在学业上、生活上都给予他真诚无私的帮助。赵国良老师曾指导杨功流本科毕业设计,杨功流回忆说:赵老师在指导我做本科毕业设计的时候,经常会带我去看基于自动控制原理做的设备,帮助我建立起对课题更加直观和感性的认识。赵老师对于我们这些外地的学生总是给予生活上更多的照顾和关心。每当节假日,赵老师夫妇总会邀请我们几个学生到家里做客,除了改善伙食还共同研究课题。这份情谊,我仍然记忆犹新。我的研究生导师程禄老师,以及张树侠和罗超等老师,在我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给了我终身受益的指导。老师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帮我树立了积极上进的人生观,是他们让我这个初学者快速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从“四季如春”到“冰天雪地”,在哈船院读书的7年时光,是杨功流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师生情、同窗情,还收获了对母校那份一生难以忘怀的眷恋之情。
从拓荒者到精耕者:一路艰辛一路求索
1990年,23岁的杨功流研究生毕业走出校门,带着对专业的热爱,以及科研报国的满腔热血,来到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工作,开启了人生中最为艰辛却充满荣光的一段经历。杨功流幸运地被分配到负责系统总体设计的研究室和专业组,能够更快建立起系统的概念,接触更全面的科研工作,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杨功流开始参与新型舰艇导航系统的设计,先后担任导航系统的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2000年以后,杨功流作为导航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参与了某重点任务的研制工作。由于该项技术的特殊性,现有的设计水平难以支撑项目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可借鉴的技术资料十分缺乏。杨功流和他的团队认识到只能通过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才能突破原有的技术局限,圆满完成任务。没有可以继承的技术,杨功流带领团队开展了艰苦的创新研究工作。遇到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们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他说:科研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要冲到前面,尤其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的每个问题都必须彻底排查,举一反三,因为我们做的工作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铸成大错。
杨功流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能将重点任务的研制工作坚持完成,这与母校的培养密不可分。哈军工传人骨子里的那种坚韧、朴实、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总能让我走出困境。而要扛得住无数个日夜的持续奋战,这便要得益于当年母校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严格要求。
从拓荒者到精耕者,在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工作的19年里,是杨功流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用杨功流自己的话说:“在祖国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征途中,我做了些事情,无愧于母校的培养。”
从科研人员到学术导师:角色在变使命不变
2009年,已经是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副所长的杨功流,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放弃了19年来事业上的积淀,放弃了副所长的职位以及优厚的经济待遇,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担任一名普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启他人生中另一种挑战。
从科研人员到学术导师,从实战战场回归到教学岗位,很多人不理解杨功流的选择。杨功流却说:行政事务难免影响自己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入,而在科研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求索。
在北航良好的学术氛围下,杨功流开阔了视野,专业领域不断拓宽,科研方向从原来的航海拓展到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他对导航专业的认识也更加全面,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近些年,杨功流的研究方向定位为原子陀螺及其构成的惯性导航系统,开启了从传统陀螺导航技术向量子陀螺导航技术的转换。同时,他在研究工作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先后主持了重点预研、创新、重点基金,“973”课题等多个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科研专利20余项。值得一提的是,杨功流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的2016年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serf原子自旋陀螺技术”项目获批。
在北航任教,杨功流从科研人员到学术导师角色的转变,让他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在从事实战科研项目上,我有更多的经验。在带学生的过程中,我更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重大项目的实战机会,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在母校求学时,母校培养学生的理念很朴质,这一点我受益良多。“人要靠本事吃饭”是我在带学生过程中,始终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思想。而哈军工人传统的忠诚、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言传身教给学生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杨功流甘愿化作一座桥梁,为学生们在求知的道路上指引方向,这些默默的努力,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与深深的敬佩之情。从科研人员到学术导师,杨功流身上的角色在变,但报效祖国的使命从未改变。他培养的的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杨功流的人格魅力以及在科研上不断求索的精神好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后来者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后记
在与杨教授沟通的过程中,他一直表达着一种心情:“各型新型舰艇,尤其是国产航母的下水,这背后有无数哈工程人为国家船海事业奋斗的身影,母校今日所取得的成绩,身为校友,我深感自豪。我希望母校能够借国家大力发展海防事业的契机,紧紧围绕‘三海一核’的办学特色,将特色专业做强做大,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做出贡献。在学校历史的发展征程中,我也愿与胸怀祖国的万千校友共同携手,为早日实现海洋强国梦而不懈努力。”